Banner

快来投票选出您心目中的“最美江陵人”

- 2023-12-01 - 育苗袋
产品详情

  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大力推进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建设,在“加快建设‘两区一中心’,全面建成幸福小康新江陵”的征程中凝聚强大的精神合力。县委宣传部、县文明办、县文体新广局、县广播电视台联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2017年“最美江陵人”评选活动。经过各地各部门层层推荐,活动组委会组织专家认线名“最美江陵人”候选人,现将候选人的先进事迹集中刊登,敬请广大干部群众关注并投出神圣的一票,选出您心目中的“最美江陵人”。

  他参加全国瞩目的“110专案”及荆州中院审理的“0302专案”;参加湖北省高院组织全国司法警察大比武培训,进入全省二十强;参加全市司法警察主题演讲比赛,获得第一名;累计江陵新闻网发表文章2篇、荆州法院网发表文章3篇、荆州日报、江汉商报发表文章各1篇。

  在江陵法院结对帮扶的14户贫困户中,为4户贫困户办理金融贷款;帮助9户贫困户发展瓜蒌种植,5户贫困户发展虾稻;为1户贫困户落实危房改造;为3户贫困户解决住院医疗费用。

  多次成功调解大型矛盾纠纷案件,挽救个人及集体的巨额财产损失。立足中心,强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,组织并成立专班人员开设常年法制宣传栏阵地。与江北监狱制定联系制度,组织专班进行以案说法活动,用行动诠释着司法二字。

  高中毕业后,他毅然选择了参军卫国,退伍后成为一名大学保安,最终通过个人努力光荣的加入到警队。工作中的他积极进取、踏实肯干、严格自律受到了同事的肯定,生活中的他热心快肠、宽宏大度、乐于助人得到了群众的好评。参加工作四年,先后荣获了2014年“全县公安机关先进个人”, 2015年荆州市“全市公安机关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安全保卫工作成绩突出个人”,2016年“东方之星”号客轮翻沉事件安保救援个人嘉奖。

  自参加工作以来,他一直秉承“乘客满意,就是我的追求”理念,工作中尊重乘客,态度和蔼,爱岗敬业,无私奉献,保持了“零投诉、零事故、零违章”的良好成绩。并在2017年3月19日,拾金不昧,默默奉献自己,点缀社会,展现了江陵江陵公交人的最美风采。

  在平凡的岗位上无怨无悔,在救死扶伤上尽善尽美,是她的人生格言。服务好、质量好、病人满意,是她的工作目标。医者父母心,她是患儿口中的“黄妈妈”,是患儿家长的好朋友,在工作中她热忱接待每一位就诊的患儿,急他们所急,想他们所想,与他们一起面对疾病的挑战,用精湛的专业方面技术和无微不至的照顾,守护患儿们的身体健康。

  李昌喜乐善好施,1977年,李昌喜收养了一位孤寡老人,照顾32年之久,直到老人去世。2002年,收养了一位4岁的流浪儿童,当自己的孙子一样养大,供他读书、学艺,现在武汉工作。

  坚持“学生一杯水、教师一桶水”的教学理念,不断学习提升的脚步遍步大半个中国。坚持塑造“德艺双馨”的学员,每年带学员参加中国舞蹈家协会考级通过率达100%,优生率也能达到85%。选送优秀学员到北京艺术学院、武汉省艺术学校、重庆艺术学校等专业院校进行深造。中心多次被评为优秀艺术人才培训基地。在学习专业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,多次聘请教育专家进行公益讲座、带孩子们走进福利院赠送生活用品并为老人们义演、为留守儿童赠送学习用具并免费提供教学。

  在漫漫十载的风雨邮路上,他的一言一行正如他的名字一样,总是留(刘)心帮助他所接触到的朋友。他,甘于奉献,乐于助人,把寂寞的邮路编织成了一首生活的赞歌;他,用心用情把邮政人的爱洒满了沙岗革命老区的每个角落。

  他爱岗敬业,尽心尽职,对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大量垃圾平整从无怨言,一推就是一整天,用自己辛勤的劳动,换来一方净土;他刻苦学习,精益求精,始终学以致用,练技术、学修理、牢记安全知识、参加安全例会,能注意把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,从事工作以来没有出过一次事故;他无私奉献,节俭为公,精心维护保养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垃圾清运车,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驾车,且做到快、净、稳,从始至终坚持出车前和出车后检查车辆,从不放过一点小毛病,他开的车连年被评为免检车辆,每年为单位节约近万元的油料费和维修费。

  他立德树人堪称表率,带领马家寨中学全体师生努力践行“真情感恩、钟情卓越”办学理念,成功打造“安全校园、特色校园、美丽校园、文明校园”。为“文化三县”创建勇做先锋。十多年如一日,积极地推进诗词楹联优良历史传统文化进机关、进企业、进学校、进社区、进农村、进景点,为江陵创建“中华诗词之乡”、“中国楹联文化县”立下汗马功劳。

  他带领贫困村颜闸村、荆江村率先脱贫,实现小康;创办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学校,提升三农素质,改变了种植结构;引领走品牌路线,统一市场推广,为农户提效增收;实施定点屠宰,集中检疫,统一配送,建立完整的生猪屠宰管理制度、肉品质量管理体系,确保放心肉市场供应;创办自营模式,专营放心肉品和绿色果蔬等生鲜产品,实现农产品质量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,为居民提供一个精致、舒适、美好、安全的菜篮子环境。

  2015年,他在孩子刚出生时,放弃舒适安逸的机关环境,来到了偏远的堤段。他先后和谐稳定处理了“种羊病死无理取闹赔偿相应的损失”事件和沿堤村民制止堤防部门植树。他将堤坡长、杂草多的“老大难”堤段留给自己,将基础好的堤段分给职工。他不断改善职工们居住办公条件,让他们生活舒心、工作安心。在他的带领下,职工们乐于奉献、堤段环境优美、各项工作一直名列前茅,他是新时期的堤防人。

  付国平,九年前毅然辞去高薪工作回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,挑起东李村后进变先进、贫穷变富裕的重担。面对东李村基础差、底子薄、没有产业支撑、工作难度大的现实,他毫不退缩,服务群众心不悔,谋求发展志不移是他一贯的坚持。九年来,他带领村“两委”一班人抓党建、促发展、惠民生、保稳定,把把“忠诚”内化于心,把“为民”铭记脑海,把“实干”迈在脚下,把“清廉”握在手上,一步一步走出了东李班子团结、产业兴旺、民风优良、村庄美丽的脱贫致富蜕变之路。

  他带领秦市乡卫生院职工,新修了放射科、手术室、中医科、理疗科,还引进多种先进的医疗设施,沟通联系县人民医院、荆州中心医院等单位组建医联体,把专家请到秦市为贫困患者做手术,满足了秦市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,提供了安全、有效、方便、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,在他的带领下,秦市乡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考核排名跃居全县前三名。

  为了把老年人组织起来,他率领一班人走东家串西家,硬是拉起了现在有900多人参加的老年协会,为便于管理和开展活动,他又按区域划分5个片区,18个老年人活动小组。组建了老年合唱团,老年乐队,老年健身队,老年舞蹈队,老年戏曲小组,老年象棋活动小组等活动团队。以老年活动中心为阵地,设阅览室、麻将室、象棋室、纸牌室、音乐室、休息室、谈心室、健身房、诗词编辑部。不论刮风还是下雨,他总是最早到,最后走的那一个。在他的组织下,机关老干支部被评为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单位,荆州市“五好”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江陵县、管理区先进基层党组织。他不计任何报酬,数十年如一日热心为老年人服务,以实际行动真正践行了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党员。

  范霞在熊堤村经营小型木材加工厂,厂里有位她照顾了多年的一位流浪老人,如同亲生女儿般无微不至,让老人觉得比亲人还亲。老人名叫黄桂华,69岁,湖南宁乡人,29岁时漂泊到湖北。2000年的一天,范女士见老人一直蹲在厂门口,便好心的收留了他。照顾老人的衣食住行,经常给老人零花钱。十八年间,老人不辞而别过几年,但因身材瘦削,力气小,在外流浪总是被别人欺负,几番挣扎后还是回到范霞女士家。近两年范女士的工厂收益很不好,但范女士对老人的照顾还是一如往常。

  他十年如一日,把全部精力都奉献在社会敬老爱老事业上,用一颗赤诚的心塑造着一名优秀员的形象,真实展现了一名优秀党员的风采。

  他身体力行,率先垂范。向院里的职工推行“四心服务”,即对老人做到热心服务、耐心服务、细心服务、贴心服务;对流浪乞讨人员做到“五个一”服务,即给流浪乞讨人员理一次发,洗一次澡,换一身新衣服,吃一顿温馨饭,送一张返程车票。

  他精心组织退伍老兵来院疗养,带领他们参观滨江新区、瞻仰烈士陵园,并为老兵进行身体检查,建立健康医疗档案,实行“一对一”的健康指导。

  他时时以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处处发挥着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用实际行动给老人换来一片晴空,用真情大爱为孤残儿童编织出一片七彩的天空。

  他帮助贫困户陈克元脱贫致富,他请来葡萄种植专家现场传授葡萄种植技术,多次陪同陈克元到公安学习种植葡萄技术。他帮陈克元跑政府贴息贷款10万元完成基础配套设施他经常到葡萄园帮忙整枝、抹芽、套袋,葡萄成熟时,他帮忙摘果、装筐,又将一筐筐葡萄从田园里搬上车,他同陈克元开车到公安销售,2017年获得经济效益十万多元。他帮助孤寡老人刘维艮,帮助其到县人民医院做检查身体,得知其患晚期肝癌后,安排老人住院,解决住院费和生活费,住院期间他每天两次到医院看望老人,还帮老人找回失联多年的女儿,春节期间帮老挑水,打掃卫生,烧开水等,如亲人般的照顾他。老人去世后又组织村民安葬。

  七节公开课分获县、市、省级教学比武一、二等奖;多篇论文案例分获省、国家级奖且部分发表;4个省、市级研究课题按期结题。对待学生,她温婉细致绕指柔;对待工作,她雷厉风行磐石抖;走上讲台,她传道授业,妙语连珠,激情似火;投身教改,她迎难而上,刻苦钻研,笔耕不辍。“莫道苔花如米小,争春也学牡丹开”,在百花齐放的教坛上,她虽色调淡雅,却努力绽放光彩!

  1965年18岁的她从白马寺镇嫁到六合垸杨中队与黄发斌结为伉俪,可两人一直未能生育,1977年9月抱养了妹妹的孩子。一家人其乐融融,黄发斌精明能干,曾在谭台队、杨中队担任多年党支部书记。不幸的是,1997年11月因垛棉柴摔到涵管上成为植物人。女儿离婚后外出务工很少回家,陈双秀担负起照顾丈夫的重任,多少次的不理解,她只能默默承受;多少个日夜,她以泪洗脸;但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毅然坚强地挺过来了,一人撑起这个家庭,把丈夫的衣食起居照顾得周周到到,还抚养孙子长大成人读完大学。乡邻无不竖起大拇指。